提升校外培训治理效能!梅州这项《方案》印发→
掌上梅州讯 日前,提升市“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印发《梅州市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校外效能项方提出了我市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工作的培训AG超玩会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4年底,梅州基本建立校外培训执法制度和相关协调机制,案印执法力量明显加强,发→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高。提升到2025年底,校外效能项方基本建成职责清晰、培训协同高效、治理AG超玩会机制健全、梅州行为规范、案印保障有力、发→监督有效的提升校外培训执法体系。
《实施方案》提出,要突出执法重点,明确底线要求,严格准入登记,规范日常运营,加强收费管理、安全管理、广告监管,治理隐形变异。要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合理定价,明确收费标准,主动公示,并按要求规范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建立健全非学科类培训市场监测体系,加强收费监测。大力推广“先学后付”或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收费模式,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严厉查处未明码标价、恶意涨价、价格欺诈等行为。
《实施方案》要求,要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结合日常广告监管工作对主流媒体、新媒体以及公共场所、居民区等线上线下的校外培训广告开展排查清理,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对未经审批设置、存在安全隐患、一店多招等违法违规广告设置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强严重违法失 信名单管理,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以及各类以冬夏令营、中高考志愿填报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和面向3-6岁学龄前儿童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等行为。依法打击暴力抗法及干扰、阻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违法犯罪行为。
《实施方案》提出,要严格执法行为,制定目录清单,健全协同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创新执法方式。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参照省级有关部门编制完善校外培训执法目录清单,实行动态调整。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细化目录清单。同时,要及时调整完善各部门权责清单,加强校外培训监管事项的合规性审核。 健全审核(审批)、监管、处罚衔接机制,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审核(审批)程序、许可内容。实行综合审核(审批)改革的,须事先书面征得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加快实现部门间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推进现场协同执法。建立校外培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健全与公安、检察、审判机关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
《实施方案》要求,要加强队伍建设,科学设置岗位,灵活调配人员,尽量将有行政执法资格证人员优先充实到监管队伍。要提高执法能力,健全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建立执法人员信息库,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定期组织开展执法人员专项培训,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校外培训领域的法律知识、专业执法水平。
梅州日报记者:吴海清
通讯员:冯伟
编辑:罗欢欢
审核:张英昊
- ·跟着全运去踏青|5条宝藏路线,带你开启岭南文化之旅
- ·大埔三河泛起洪峰水位
- ·雅安市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韶关:党建引领筑爱助残,还40位听障公共一个有声天下
- ·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共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14391个
- ·黄陂水急流蓝色预警宣告
- ·潮州供电局超200名抢修队员驰援海南定安
- ·市区13个农贸市场 卫生秩序有改观
- ·广东医保:2025年医保基金监管工作重点打击职业骗保人
- ·梅州这波强降水何时休?未来一周,是一再以前一周的节奏…
- ·包揽两项大奖!广东省农科院质标所助力科技政策宣贯
- ·创新拓展新天地 深化改革促发展
- ·趁东风,植新绿!梅州市委台港澳办睁开“爱绿植绿护绿兴绿”主题党日行动
- ·阳春夷易近谣“出圈”,4人降级!
- ·天下名模走进魅力广西资源 ,破费帮扶助力资源农产物销售
- ·助“双抢”,提效力!水稻机械化作业田头尽显科技范儿
- ·@梅州市夷易近 侵蚀将至,这里有一封清静横蛮祭扫建议书请查收→
- ·一图读懂!新会区学习运用“千村落树模、万村落整治”工程履历有力实用增长村落子周全复原
- ·广州仅有“最美村落子公共横蛮空间”!增城区瓜岭村落旧改名目获天下大奖
- ·广东援疆让喀什学子圆梦北京、逐梦社交
- ·广州增城这个村全力打造“特色民宿名村” 绘就乡村共富新图景
- ·立足三大关键点,南海“养鱼经”在天下到处着花
- ·潮州供电局超200名抢修队员驰援海南定安
- ·速看!江门市人社局启动睁开2024年下半年高条理强人评定
- ·集聚业余社工实力 助力高品质睁开!梅州睁开“广东社工周”系枚行动
- ·贵州茅台捐赠公益资金300万元支持我市600名贫困学生圆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