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区“就业超市”赋能乡村振兴
港北讯 笔者9月25日从港北区获悉,就业超市近年来,港北该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区赋九游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村振在村(社区)搭建“就业超市”平台,就业超市形成全时全域、港北线上线下、区赋就近服务新格局,村振构建集用工保障、就业超市职业培训、港北九游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区赋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群体提供精准公共就业服务,村振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就业超市截至8月底,港北该区城镇新增就业3163人,区赋失业人员再就业917人,就业困难人员新增就业45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6171人。
服务事项“就地办”。港北区延伸拓展就业服务触角,将乡村公益性岗位申请、职业培训服务等12个事项下沉至村级办理,最大程度方便基层群众“就地办”。同时,积极整合资源,统筹安排105名就业社保协管员、48名就业社保协理员到村(社区),靠前服务,精准协助帮扶,建立一支专业强、素质高的就业服务队伍。今年以来,通过“就业超市”发放招聘信息等宣传资料15万份,分类建立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市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实名制台账2852人,开展乡村公益性岗位申请等服务事项2500多次,有效提升服务水平。
职业培训“就地学”。港北区积极开展就近就地培训,有效解决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顾不上”、与生产生活“有冲突”的问题,让群众就业更有底气。通过定期走访企业、村组群众及返乡人员,全面了解技能培训需求和困难。针对部分求职者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就业能力差的特点,该区把培训教室“搬”到村(社区),引进专业培训学校,结合港北区重点产业布局,开设一系列就业稳定、操作容易的培训班,让群众在家门口学技能、拿证书、就好业。今年以来,该区在村(社区)举办叉车司机、育婴员、家政服务员等专业的技能培训班23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785人,均参加职业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帮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更有底气实现高薪就业。
工作岗位“就地选”。港北区推行“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在线上搭建智能化就业网络平台,整合贵港云招聘等3家网络招聘平台,群众“扫码”求职,便捷获得企业介绍、岗位需求和薪资待遇等用工信息,直播带岗推介服务,还可以实现网上快捷“下单”,远程视频面试入职。在线下,“岗位”上架,按需“挑选”,还提供求职登记、创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今年以来,该区累计举办16场次招聘会,提供岗位7000多个;对1404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一对一联系推荐岗位;对4085名求职人员,推行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用工服务,组织安排专车输送求职者到区内缺工企业应聘,入职1800多人。
- ·梅州地域跨境电商电子保函营业首发
- ·芦山县2014年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工作启动会召开
- ·落地有声 三个招商引资项目开工
- ·荥经县人民法院案件回访见实效
- ·梅州海关会同梅州海关缉私分局睁开侵略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普法张扬行动
- ·中国银行雅安分行积极开展支付清算系统宣传
- ·聚焦培训强素质 提升能力脱平庸
- ·银行卡换“芯” 市民“不感冒”
- ·23.08万人次!福田口岸单日通关客流量创新高
- ·荥经县地税局开展“两处以上所得”个人所得税清理工作
- ·“圣诞老人”到儿科病房送祝福
- ·石棉县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工作
- ·推销逾50亿元电解铜!嘉元科技与两家公司签定《电解铜销售条约》
- ·雅电集团:技能竞赛展风采 比学赶超干劲足
- ·荥经县官家山天麻专业合作社被命名为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
- ·房屋装修伤人由谁承担责任,签订装修合同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