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迎新年!这些是只属于梅州人的“老味道”
百节年为首,非遗作为特别的迎新“非遗”,春节蕴含着丰富的属于AG超玩会入口文化内涵,是梅州中华民族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也是老味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衍生息的摇篮。早在2006年,非遗春节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迎新
当崇尚传统文化的属于世界客都梅州遇上新春佳节,藏于年味年俗中的梅州客家非遗文化纷纷将春节的氛围感“拉满”,回忆里的老味“老味道”变得温暖又鲜活,形成独属于梅州人的非遗春节记忆。
品年味
“煎炸”出来的团圆红火
“年味,唯爱这触手可及的属于人间烟火。”这是梅州AG超玩会入口临近春节前,市民杨苑东在朋友圈写下的老味一句话,与文案搭配的还有她正在制作腊肉和炸馓子的图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份独特年味的满满喜爱。
“逢年过节做好事,客家人家家户户都会做些酥香可口的传统小吃,如煎圆、馓子、炸芋圆、南瓜圆等,一般年前就开始张罗,煎炸好后用瓶罐收藏好,在整个新春佳节享用。”《客家非遗》执行主编廖君说,在旧时客家人眼里,“见到煎圆才像过年”,意思是起油锅炸东西才算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客家煎炸小食被列入梅江区县级非遗代表
色泽金黄的炸煎圆、酥脆咸香的炸馓子、油而不腻的炸芋圆……在梅州客家人的过年习俗里,总是少不了这些客家煎炸小食,因为它们寓意着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甜甜蜜蜜。2014年,客家煎炸小食被列入梅江区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农历虎年春节将至,记者走进梅城江北老街看到,市民们拎着大包小包穿梭在街道中,许多店铺支着油锅炸着各种小吃,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几代人熟悉的年味。正在选购梅州传统小吃的市民钟小姐笑着说:“梅州人过年不吃煎圆、馓子和芋圆这些传统小吃,就好像没有过年一样,这就是小时候最正宗的年味。”
位于油罗街的油罗后厂已经开了40多年,是不少梅州人儿时记忆中的年味“打卡地”。“临近春节,不仅实体店面销售量增加,也有不少新老顾客通过微信发来订单。虽然有些客家乡亲因为疫情原因不回来过年,但这份属于家乡的年味依然是他们的‘心头爱’。”店主谢迅告诉记者。
寻年俗
一场有“仪式感”的盛宴
客家人的大年三十,是热闹且有仪式感的。记忆中,大伙会一早起床,用糯米粉煮成浆糊,忙着贴春联、贴窗花、贴门神。有些人也会穿新衣,敲铜锣,带着三牲斋果,去祠堂祭祖,祈求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灯笼、对联、虎年饰品等商品受市民热捧。
对于梅州人来说,年俗是过年这个盛大仪式的载体,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副春联一份年味,一个福字一份吉祥。春节前夕,记者在梅城江北老街的众多节日用品售卖点看到,春联、红包袋、中国结、福字等年货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寓意吉祥的虎年挂件、象征红火生活的灯笼等也被商家挂到了摊位的醒目位置。
市民在梅城江北老街选购传统小吃。
“元旦假期一结束,大家就开始有意识地购买年货了,现在距离春节不到一周的时间,人流量、销售量都是日日增加,灯笼、对联、虎年饰品等商品尤其受到市民的热捧,过年的气氛越来越足了。”萍萍喜庆用品店老板何良发说。无独有偶,在另一家写字店门口,店主黄均标正对照着顾客订货单的要求内容在红纸上写对联,遒劲的金色字体跃然纸上、煞是好看。黄均标告诉记者:“近段时间以来,每天平均要写100多副对联,忙得不亦乐乎。”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梅州不同的区县庆祝春节的方式各不相同,许多传统民俗也都被列入梅州市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单中。例如,兴宁的上灯习俗;丰顺的龙舞(埔寨火龙);五华的下坝迎灯;大埔的百侯龙珠灯;梅江区的客家传统春节习俗等,这些民俗活动让梅州的春节增添满满的“氛围感”。
丰顺埔寨烧火龙蔚为壮观,吸引各地游人前来观看。(资料图 吴腾江摄)
春节将至,埔寨火龙传承人张自进正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演出做着准备。“小的时候,每到春节前一个月,大人们都在祠堂里扎火龙,孩子们则在各式各样的火龙中捉迷藏,共同盼着火龙表演的到来。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我们暂停了烧火龙,但是在丰顺县大宝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的火龙剧场,埔寨火龙有了新的演绎方式,希望努力将这份节日的情感一直延续下去。”张自进说。
文/梅州日报记者:赖运香
图/梅州日报记者:林翔
编辑:李子莹
- ·东部战区位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
- ·爱心捐款2500多万元!社会各界为丰顺县战“疫”鼓劲!
- ·台风外围环流+冷空气影响!明天起,梅州降水又降温→
- ·今日立冬,梅州无法加入“冬季群聊”!接下来的天气…
- ·“高铁游梅州•惠享客都美”文旅匆匆破费过小年行动暨“梅州奈何样玩”短视频大赛启动
- ·剁手节到!梅州快递业“迎战”消费旺季大考
- ·梅州各级各部门和企业以务实举措力促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壮大实体经济 推动苏区振兴
- ·连续两轮绝杀对手 梅州客家1:0破“城”赢德比
- ·13名中国公民在缅甸强震中受伤
- ·11月7日,梅州市丰顺县“1023”疫情新增感染者4例
- ·梅州市气象局提醒:未来三日天晴,利于秋收秋种!
- ·描绘新时代精彩华章!第23个记者节,梅州日报产品有声有色
- ·学宋代点茶,习传统非遗!2024年梅州市点茶本领专题培训开班
- ·梅州七部门联合发布通告:注意防范金融领域非法代理维权风险
- ·梅州日报社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高举旗帜团结进取踔厉奋发
- ·11月7日,梅州市丰顺县“1023”疫情新增感染者4例
- ·多名目的增速全市第一 !梅州高新区(广梅财富园)2024年乐成建成超百亿园区
- ·侨有大爱 用心驰援!梅州市侨界人士捐赠爱心物资助力丰顺抗疫
- ·职工医保门诊报销选择【梅州铁炉桥医院】,线上办理很方便!
- ·校园吹起“安全风” 护航学子成长路!梅州扎实开展安全宣传进学校活动
- ·税收征管法(修订稿)今起公开征求意见 这些与你有关→
- ·文明有“章”,行为有“范”!梅州市民纷纷点赞《梅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 ·描绘新时代精彩华章!第23个记者节,梅州日报产品有声有色
- ·11月1日,梅州市“1023”疫情新增感染者30例
- ·10月梅州CPI出炉!新能源小汽车价钱同比着落11.8%
- ·广东唯一!梅州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入选这个“国字号”名录